什么是文化?怎么才能认为是有文化?
有一句颇为熟悉的话叫“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,意思是说不同的人看同一事物会给出不同的解释。什么叫有文化,文化到底是什么,是学历?是经历?是阅历?还是其它什么?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,还是物质或精神财富?
应该说文化包括宗教、信仰、风俗习惯、道德情操、文学艺术、科学技术、学术思想以及各种制度等众多方面,但迄今为止,对文化内涵的解析,最经典最有意境的还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的概括: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;无需提醒的自觉;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。
一个有知识的人,你学到的知识会通过你的语言、文字表述表达出来,通过你的举手投足反映出来,代表一个人的综合气质及整体形象。我们说某某人有文化,指的是他(她)身上表现出来的文化涵养和精神境界。从逻辑关系可以清晰地看出,有知识并不代表就一定有文化素养。
台湾著名文化人龙应台也曾给文化下过定义,她说,文化,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,他的举手投足,他的一笑一颦,他的整体气质。走过一棵树,树枝低垂,他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,还是弯腰而过?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他,他是怜悯地避开,还是一脚踢开?龙应台认为有文化的人,应该是有素质,有教养,有公德心的人。
有文化的人,一定有他的文化品质。一个有较高文化品质的人,往往有良好的生活情趣、思想觉悟、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。一个有文化品质的人,也往往有他的文化自觉、文化眼光、文化深情,甚至还有文化担当。相反,生活情趣低俗、精神境界空乏、理想信念淡薄、道德品质低下的人,即便有知识有学历,也不能称之为有文化。
我们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人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有文化成为当代人的标志,也是时尚。我们知道,经史子集是国学文化,但文化不拘于此,文化比文本要大得多,文化真正的载体是生活本身。文化是生活习俗、生活哲学、生活美学和生活细节,文化不是用来考试的,而是用来生活的,是陪你度过整个人生的。所以,我们有没有文化,真的很重要。
在任何社会,尤其是社会主义社会,物质丰盈,精神充沛就体现了文化的底温。其生产力不断发展,市场稳定,经济繁荣,社会安定时足见文化正在大大升温。
物质与精神是文化的总称。
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就是有文化。
有文化,不仅仅是脑袋里有足够的知识储备,而且是能够用自己的思想感染到别人,这才叫有文化。
如果把人比喻成一个墨水瓶,装在墨水瓶中的墨水相当于“知识”,用墨水瓶中的墨水写成文字叫“文化”,书写下来的文字传播出去并被人接受才叫“有文化”。
文化的定义是:“文化是相对于政治、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。”
有文化关键在“有”,有一句俗话叫:茶壶煮饺子,说的就是肚子里有但毫无用处,因为倒不出来,无法展现出来,更无法影响别人;这样的顶多算是“文化人”,不能表示你“有文化”。
如何倒出来比如何装进去更难。十年寒窗大家都学了一样的知识,灌了一肚子墨水,但是能够书写成完美答卷的才能学而优则仕,仕途上能说会道的才能做官,官员中能够影响他人的才能称为政治家;可见“知识”、“文化”、“有文化”是三个不同的境界。只有学会表达并影响他人,感染到社会才能叫有文化。
看了我的文章,不能帮您获得博士文凭,但是明白了里面的道理,您就能有文化。
谢邀应答!
据说,关于“文化”的定义有200多种,有些所谓“定义”甚至囊括了一切“文明”成果与现象。
在我看来,如果将并无确定指向的“文化” 定义为“文以化之”;将确有定指的“文明”,定义为“文以化之明” 不知是不是有道理?
一个社会,最怕的就是将“没文化”与“不文明”视为文化,诸如所谓“流氓文化”、“痞子文化”云云。更有甚者,还有所谓“物质文化”等明显是形而下、实在(阳)的概念。
事实上,所谓文化,一定是指向人的思想境界、精神层面的,是形而上、虚在(阴)的概念。
由阴阳整体思维观构成的中华传统文化,根本是指彰显思想、精神、观念形态上的“南北”(“至高无上,至深无下”),而中华文明,则注定是指向实践、体现物质、实在的“东西”(“至大无外,至小无内”)。
由于对我们中华传统文化阴阳整体思维“丨左为阳,丨右为阴”的“中”情有独钟,故对将文化(阴)与文明(阳)混为一谈的说法颇有微词,担心文化就此不再纯真、纯正,而文明却极有可能日益走向混沌,走向不明不白,后果真的不容小视!
一己之见,希望与广大网友进一步探讨!
谢邀请。
从文化与修养的定义来看,文化当然也包含了修养,修养也要有一定的文化。
文化的含意很广,既能读经诵词,写作论证,接受高知识含量,又能引经据典通晓天文地理人情世故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识渊博,满肚子材料。
修养大多指的是修心养性人情世故,指的是做人的道理。好的修养必须有文化作支撑,视野才能宽广,人生哲理才能理透。
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作基础,修养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,顶多就是性情温和,与世无争,深奥的处世哲理就无法理解了。
这是我的观点,喜欢请点个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