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问:甲骨文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,如何向公众普及?
简单。
买本现代《说文解字》的书,里面对常用的汉字的发展及各种含义,逐一解说。还有图片, 一个字有,甲骨文、金文、小篆、楷书,逐步演化。
大多数人又不是文字专家,想知道甲骨文,买本这类书籍,无事时翻翻,乐在其中。
顺便说一句,贴的“易”字的演变,那些讲《易经》专家***,胡扯的什么“日月为易”,个个都是几乎目不识丁的半文盲。
甲骨文可以作为汉字源头,汉字从其逐渐演变而来。作为中华文化源头,似乎这种说法不严谨。汉字构造和在外构型发生了演变,主线是便于书写和认识,是一个逐渐简化的过程。
由于甲骨文还有很大部分不能被识别,需要加大研究的力度,辨认文字含义,以进一步查明甲骨文记载的历史、艺术或者古代生活,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中国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。
至于是否及如何在现在生活中体现或者延伸其文化价值,即所谓普及,其实这仍然是一个市场原则起作用的问题。学术或者社会组织团体和高校,甚至企业都可以去开拓,但是否有效,还要看市场需求。不是在衣服或者墙壁上书写几个甲骨文就是普及了。
社会中,我们把很多问题庸俗化理解和解决,只是徒有其名无有其实,对事物发展没有实质注意。
甲骨文就是不到普及的时候,因为没有一个人能把现已发表的字全认得,还有的猜的……。
甲骨文还不能成普通用途,只能当文物。谁也不知还有多少字未发掘,还不全喚,写起來有的象字,有的象画,有的形似各种物件和动植物……。实是难认难记难用,但必竟是文字,需要继续研究,而普及不得,会误谬的!
它是从那一个字,起头的,也就是第一个字?早不出第一个字,就无法知晓甲骨文,只是早,还在找,找的越多,越好,……。
普及,就得上课本,编辑成书,字典,词典,……。
有人教,有老师,有学生,有教程,从试教,总结经验,当成一门功课就好了。文字是最长寿,甲骨文在地下活到现,仍然有生命,只能说老!
其实甲骨文很好普及,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甲骨文非常有趣,一个字就是一副简笔画。夸张得体,形象生动,展赏不倦,启发良多。
先来欣赏“麋"字,(麋是一种鹿),用简练的线条,几笔就刻画出来,前腿跃起,后腿蹬直,首部向后顾盼。长角高竖,曲线优美,姿态劲健,呼然欲出,生动致极。
再欣赏一下“燕”字。就象是一只凌空飞舞的小燕子。头部上仰,呢喃细语。双翅伸展着,尾羽轻轻摆动,像是在呼朋引侣,活泼可爱的身影,令人着迷。
再来看“饮"字,就是画了一个酒鬼,伏在酒坛上狂饮,连酒杯都顾不上拿,直接弓着身子,头部下倾,舌头伸的老长,一幅贪婪的样子,令人捧腹不已。
最妙的就是“乳"字,造字手法已登峰造极。一位母亲把孩字揽在怀里,让孩子吃奶。母亲身体半蹲,双臂合拢,婴儿张着嘴。画面温馨,让我们动容。
总之甲骨文,是非常成熟,又极其完美的艺术。是所有书法的源头,我们有必要传播,让更多人去了解它,欣赏它,学习它…
甲骨文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。对于人民大众来说,要做的只是让人们常识性的了解、欣赏,却没有普及的必要。
文化是需要传承的。没有甲骨文就没有现代文字。甲骨文真是太优秀大伟大了。单从这一意义上谈普及,末免有些偏颇。果真是这样的话,上古岩画岂不比甲骨文还要早?岂不更是源头?上古岩画需要普及吗?普及得了吗?
甲骨文也一样,虽然珍贵优秀,但却只适宜珍藏欣赏,却没有普及的必要。一是学起来太麻烦,费时费力而收效低微。二是它其实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。现代生活节凑连写现代字都觉得速度低,更何况甲骨文?普及甲骨文对人民大众来说,几乎是徒劳的。没有什么实际意义。
古代文化传承中优秀的东西多了去了,但对于它们也就只能是了解它,珍藏它,欣赏它。若谈普及,其实都是笑谈。
如果现在的人写着甲骨文,哼着上古音乐,穿着长袍大褂,腰间系着大块头儿玉佩饰,坐着六驾马车,打着伞盖。虽然有别具一格的美,但好象不太能融入现代生活似的。
甲骨文固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,但其辨识的难度,非一般人所能驾御的,所以没有必要向公众普及。甲骨文目前挖掘出土的数量并不很多,且早已被破解,只供学者研究文字演变过程而已,绝非大多民众所能接受的,所以,普及甲骨文并无实际意义。
为了传承中华文化,高校有关专业的研究生及其导师们,足以完成这一使命。至于向公众普及的问题,实在没有必要。
仓颉造汉字的故事,可信度大吗?
仓颉造字的可信度十足。所以不可信是误传的原因造成的,仓颉造的字我们已经见不到了,即使是甲骨文也只是传承了仓颉造字之渊而来的。仓颉是一个组织,不是一个人,而且在历史上也没有这个人名。伏羲氏是伏牺,就是把动物肉分配给大家的意思,他就是最高的领导者,主持公平合理的分配。而且是一个极小范围的部落。由于死了的动物肉容易腐臭,所以在黄帝结绳记事时期,就出现了“仓颉”,什么是仓颉?就是像现代的养殖业一样。这是人类一大智慧的体现,只有养殖了活的动物才能保障部落的生活与生存。文字就在此期间发明的,最初的文明,就是纹明,以动物不同的皮纹分辨着不同的动物与价值。其次就是观鸟兽之宜后,逐渐的利用鸟兽之形状与印记,足迹等等事宜,便发明了记录动物的方法,这种方法就是初始文字符号的发明。随着结绳记事的方法与鸟兽象形,皮毛纹理色调的启迪,渐渐的使养殖的人们有了用符号记事的方法,那就是文字符号的开始,也是生活中需要的一项技能。所以开始发明的文字我们已经无法见到了,而且是极为简单的一些符号。所以人类文字的演变与增加,都是来源于仓颉记事的渊源。只要我们理解“仓颉”不是一个人,而是一个庞大的养殖业,这样就足够了。
仓颉造字是个历史传说。明白“仓颉”二字的本义,你就会明白中国文字与仓颉的关系。
仓(拟声字)是由倉简化而来。倉是由亼的变形“”、繁体“門”的省形并变形“”、和口会意而成的字。亼表示屋顶的三合之形;門的变形“”,有竖“丨”变“丿”表示仓库透风的小门(或窗户)从下开,可以防雨水;口在下表示下面由透风的口。读音模拟向仓库倾倒粮食的声音。如下图1
简化的“仓”是亼的省形和卷的省形“㔾”会意而成的字。“㔾”指示用草席围成圆形的粮库。如下图2
图1
图2
颉(结)是由结的省形“吉”和页会意而成的字。页的本义为织绸的结尾,引申为头;结“吉”即标音又会意,表示结婚盘头打结,引申以“结绳记事”为参照,言其有头脑,发明了文字,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。这样与传说的皇帝的史官“仓颉”想吻合,上古时期的文字创造者。
颉还有另一个读音(xie页借“协”声表示织绸左右手穿梭力度要协调好).页引申为头,吉表示男女新婚拜堂,,以之为参照,表示颈直,头向下。借“协”声表示拜堂动作要协调。
笔者推测:古代用“结绳记事”的方法,记录的应该是收货的果实或打猎获取的动物数量。仓颉应该是看管这些劳动成果的仓库保管员,为记录这些劳动成果的多少,发明了古文字,首先发明了古文字数字,如一、二、三等。炎黄时期是人们***用火的时期,也就是由生食向熟食过渡时期,这个时期由于大量***用火,食物就可以保存,保存就需要知道存的多少和存放时间的长短。因此就首先产生了记录数字的文字。
感谢ljp烂键盘的邀请。
仓颉造字,是我们的文化里一个重要的环节,有了文字才有了文明的传承。
传说文祖仓颉仰观天象,看星宿运行轨迹,俯察地理,看鸟兽行动足迹,结合万物形象创造了文字,革除了结绳记事的之陋,开中华文明万世之基。
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,其实无从考证,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只有传说,我们可以做一个分析:据传说,仓颉是黄帝时代的部落首领,既然是首领,那么就必然会有处理部落日常事务的工作,那么对于工作就应该有安排和处理方法以及命令,那么,这些工作不可能完全依靠记忆,也不可能根据相应的工作准备秘书,那就需要记录,结绳记事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可能满足需要的时候,作为首领,仓颉就需要新的方法帮助工作顺利完成,现代世界各地发现了许多史前岩画,也许是远古人类的美术作品,但是又能不能是远古人类的文献资料呢?在文字产生之前,图画绝对能算是领先于结绳的资料档案,也许仓颉也曾经使用过这种方法,但是岩画相对而言庞大的工作量也会使这种方法不利于日常,那么简化它,我们现在看甲骨文,有很多字其实更像是简笔画,如图:
如果说仓颉一个人完成了造字这项工作,我认为不可能,但是如果说仓颉最早提出了造字这个设想和建议并且完成了一部分,比如若干个常用字的创造,并且在后来领导其他人进行造字工作,我倒觉得是合理的。
我猜想造字最开始肯定是一个松散的状态,没有统一领导,这也就是为什么直到甲骨文出现了,很多字还能有很多写法的原因。
所以我认为,在我们不知道的历史时期,如果真的有仓颉这个人存在,最大的可能也只是仓颉是文字创造的理念提出者、倡导者和实践的先行者,他一定参与了这项工作,但是完成,凭一个人,不可能。
仓颉造字,当然是传说了,不可信。但是传说也是一种文化,也是一种传承。
因此,仓颉造字的传说也就世代相传了。
农历三月二十八(今天是三月二十五)是仓颉诞辰的日子。仓颉是上古时期的人物,是道教中的“文字神”,被尊称为“先师”。
据史书记载,仓颉脸上长着四只眼睛,天生就聪明而且德行也好。常常观察天上星星的走势,地上飞禽走兽的踪迹,并依其类像之形首创文字。
仓颉造字之前,古人们记载日常生活、人情往来、大事小情怎么办?
结绳记事;就是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法记日记。
有了仓颉以后,文字代表了文明。所以说,仓颉造字开创文明之基,被后人尊奉为“文祖仓颉”。
当然,仓颉造字只是传说而已。他所作的可能是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、整理和使用。
另外,常识告诉我们,“汉字”不可能由某一个造出来。应该是先民们集体的功劳。
传说也是一种文化,我宁可相信那些优美动人的传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