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几岁中举人?
民国时期,***军统特务对于上级的刺杀命令向来坚决执行,行动果断,手法残忍。但军统***沈醉曾经说过:“谁都害怕魔鬼,但魔鬼害怕王亚樵。”论暗杀,王亚樵比军统还狠。军统能杀的,他可以杀,军统不敢杀的,他也是毫无顾忌,照杀不误。
王亚樵,清末生人,祖籍安徽合肥。
年仅16岁的王亚樵,就在清末时期科举考试高中举人。大家难以想象,世人为何将“暗杀大王”之称冠于其。
我们都知道,我在古代想当官的话就要通过科举考试,而20岁成年刚好为弱冠之年,如果想当官的话,基本上都是20几岁出头,也就是20几岁就中了举人,我们众所周知的范进中举,他50多岁的时候才中了举人,几乎都快疯掉了,不过有些天才20几岁就考上了
王勃。
王勃小时候很聪明,六岁就能独立写诗写文章,而别人可能六岁还在学写字。他的文章结构严谨,字斟句酌,连父亲的朋友也常称赞他的诗是“王氏三株树”之一。
长大后,他曾跟随父亲的朋友在长安学医,因此对艺术颇有研究。十岁时参加科举考试,考中进士,的第一名。并被皇帝任命为和尚。在当时,这个官职等于是一个闲职。
在明朝时期,有一个考试狂人,12岁中举19岁中进士,官至内阁首辅,敢跟皇帝对着干,他就是杨廷和。
杨廷和,四川成都人,家庭条件不错,父亲曾担任湖广提学佥事,主要负责教育方面的工作,想必才华挺高。杨廷和很小的时候,亲戚朋友无不夸他聪明,脑子转的很快,能够举一反三,领悟能力超强,经常被邻居当成榜样管教自家的孩子,甚至有人断言,他日后的成就肯定超过他父亲。
踏入学堂之后,杨廷和很快脱颖而出,成为班里的学霸,除了在考试时故意漏几题不写,每次都能考满分,甚至老师不会做的题目,小杨同学都能分分钟给出言简意赅的答案。未满十岁时,杨廷和已经通过县试、府试和院试,自然成了小秀才,名副其实的文化人,十里八村的村民纷纷到小杨家里拜访,一睹小神童的尊容。
杨廷和笑而不语,压根不把秀才的身份当回事,心想:你们真没见过世面,不就是小小的秀才吗,只要我愿意,考取进士犹如探囊取物。如果别人这么想,要么脑子进水了,要么在吹牛皮,但对于实力超强的杨廷和来说,所有吹过的牛,他都能把它们变成现实。
公元1471年,杨廷和到省城参加乡试,放眼望去,跟他同一考场的读书人,年纪最小的也有二十岁左右,三四十岁的更多,也不乏五六十岁的老者,而小杨同学只有12岁,那些叔叔爷爷辈的考生,甚至认为他走出地方了。考试成绩出来后,小杨以优异成绩中举,要知道,古代中举的概率很低,大约为百分之三,比现在高考的难度大很多。
现在十二岁的孩子,大多都在读初中,极个别天才或许会进入科大少年班,杨廷和则是天才中的天才,不过古代没有“少年班”之说。中举之后,杨廷和再也不只是村子里文化人,在全省都非常知名,无论走到哪里,鲜花和掌声都持续不断。
担心儿子成名太早不利于以后的发展,毕竟杨廷和还是个12岁的孩子,智商高不代表心智成熟,所以他父亲没有继续让他参加会试,而是让他沉淀一下,反正不着急。杨廷和19岁那年,父亲觉得他历练的差不多了,送他到京城参加会试,跟前几次考试一样,他没有一点失误,轻轻松松中进士。